(註:2023/1/23 更新至 2023年版)
本文的目的是要幫通勤族精確地找出適合買台鐵定期票、或使用電子票證的時間點。可配合本文的前身服用:台鐵月票試算 2018 精算版。以下是前情提要。
目前台灣鐵路局大致上有三種乘車付款的方式:
- 原價臨櫃買票:可買全系列車種與對號列車坐位票。
- 電子票證九折(90%):持悠遊卡、一卡通或 iCash 愛金卡,直接享九折優惠。除了觀光列車之外全車種都可上車,不過不劃位。使用的細節詳此:台鐵電子票證乘車業務網頁。
- 30 天定期票八五折(85%):下述。
- 60 天定期票八折(80%):下述。
定期票(以下稱「月票」)的適用車種跟電子票證一樣,也是不劃位。只要到車站臨櫃指定日期、起站與終站後,通勤區間若有自動驗票機,就能拿到一張磁卡,供進出站使用(使用細節:台鐵局定期票網頁)。單月票(30 天)與雙月票(60 天)的價格如下:
- 單月票:區間車票價 × 21 天計費日數 × 每日往返 2 趟 × 85 折
- 雙月票:區間車票價 × 42 天計費日數 × 每日往返 2 趟 × 8 折
月票的特色在於搭乘次數愈多愈划算;電子票證則是使用彈性高。兩者對於通勤族來說都非常方便。至於怎麼選?請往下看。
2023 年月票入手點精算
請參考下表(大圖連結,或 Google 試算表):

說明如下:
- 表格包含 2023 全年之月份與日期之對照。橫向為月份,縱向為日期。每個月/日都對應至兩個欄位,分別是「單」與「雙」。
- 欄位內的數值分別是「單」月票與「雙」月票「經工作日攤提後單日的平均價格」,代表的是「在該日啟動月票至月票效期結束期間,若依行政院的放假規定正常上下班,每日的平均花費」。
- 為了便於計算,表格中數值的參考的基準是 100 元,這是單日以原價票往返特定區間的價格。若以電子票證搭乘為 90 元。
- 為了便於比較「電子票證」與「月票」的價差,表格中包含底色識別。以 90 為中性色白色,代表於該日啟動月票的平均花費與使用電子票證相當;數值愈大愈紅,代表月票較貴;反之數值愈小則愈綠,代表月票較便宜。
使用上只要避開大紅色的地雷區,都是能安心啟用月票的時間點。
需注意的是,在該表格中,補班日(2023/1/7、2/4、2/18、3/25、6/17、10/7)與 5/1 勞動節皆設定為放假日。多上一天班,對於月票使用者約減少 5% 的平均花費;反之多放一天假約增加 5%。
(備份:2022 年版大圖連結,2021 年版大圖連結,2020 年版大圖連結,2019 年版大圖連結)
懶人用法
兩個要點。第一,在月票乘車區間 30 天(單月票)或 60 天(雙月票)內,如果有任何三日以上的連續假期,不要啟用月票。
第二,別在禮拜五、六、日這三天啟用月票。於這三天啟動月票,攤提後的單日平均價格常常會比月票的折數高。下面是 2017 年 12 月的資料,以 100 元為基準計算單月票的日平均價格,周五、六、日啟用的價格都超過月票的折數(85 元)。

聲明:本文試算僅供參考,請依自己的工作習慣判斷採用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