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最近的清明連假很幸運的抽到排雲山莊。這次二訪玉山天氣晴朗舒適,只是久違的高山反應又回來了,讓我想起上次去爬合歡山西峰時,偶遇的發生嚴重高山症反應的山友。

這位山友倒在距合歡山北峰登山口約 100 公尺處,四肢癱軟、意識模糊,嘴邊有乾掉的白沫,初步判斷是高山腦水腫。在接觸患者的當下,他的同行友人已經聯絡救護車與國家公園管理處。由於地形崎嶇且缺乏器材,徒手搬運非常困難,只好就地等待醫護人員的氧氣瓶馳援。
約莫十分鐘後國家公園管理處的人員送來氧氣瓶。吸了幾口氧氣後患者恢復一點意識,但只能緩慢地回應一些簡單的問題。更麻煩的是,一旦停止供氧,患者馬上回到近乎無意識的狀態。情況非常不妙。
據他的同行友人說,他們前一晚開夜車殺上來武嶺過夜,睡不到兩三個小時。從在車上整裝開始一直到踢馬路到登山口的過程中人都很正常,沒想到才走不到 100 公尺就倒下了。
同時間傳來了救護車需要約 40 分鐘才能抵達的消息。我們兩團的人因此決定先馱運患者到登山口處,再由汽車將患者運送到松雪樓,那裡有更專業的供氧設備。同時等到救護車到來。
我當下才意識到,在沒有擔架的情況下,要將一位 100 多公斤的無意識成年男性移動下山,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。我團同行者 5 位男性,加上患者同團 2 位男性,透過各種方式輪流使力拉扯支撐,最終花了將近 40 分鐘才將他移動到不到 100 公尺遠的登山口。目送患者被汽車載走後,我心裡想的是如果他是倒在距登山口 1 公里處,那大概只能叫直升機了。
經過這一次經驗,我更加確信高山救援不是件容易的事,高山症更是不容輕忽。希望這位山友最終平安下山康復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