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長與成熟

在電影或影集中,常常會看到父母親對小孩說:「要讓你無憂無慮的的長大」這類對話。

所謂的長大這件事,指的是人格發展完全;成長則是人格發展的過程。成長過程中,勢必伴隨黑暗面的產生。人身上的每一個部分,無論是生理或心理的,都有向平凡靠朧的部分。父母親或自我所期待的超凡,是要靠天份、技術與經驗去累積的。「無憂無慮的長大」的過程,本質上就違反物理學。

姑且將長大的意義假定為更貼近生活層面上的「成熟」好了。成熟,是生活經驗的集成。以學生、青年與父母輩來說,我們做出如此分類分層,是因為他們在生活經驗上累積的差異,造就了不同的成熟度或年齡感的表現。生活經驗取決於生心理條件、雙親的關照、成長環境等複雜變因,絕非單純年紀可以定論。

學生時期我們渴望愛情。我們大概都無法想像公主與王子要為了牙膏、洗碗或小孩吵架。等到投入其中,通常也不會意識到這段關係在統計意義上可能不會長久。關係結束,我們檢討改進,重新認識了自己。

出社會後我們追求理想。過程中開始隱隱約約覺得理想不常發生,少數則遲了很久才到來——從統計意義上來看很合理。從失敗的經驗,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弱小,往變強的路上前進。

人類嘛,一生悠遊於記憶中不斷修改缺憾,一生敞洋於想像中不斷拼湊理想。生活呢,就是一種現實與理想的矛盾衝突。所謂的成熟,大概就是相信了類似的體現與信念。

父母親的「要讓你無憂無慮的的長大」云云,其實就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。不過這也是人類不願向現實低頭的偉大進軍啦。

廣告

Posted

in

by

Tags:

Comments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