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網頁設計師(自己說的) (一)

現在要寫網頁真是愈來愈不簡單。要學得東西多,而且酷炫的網站一大堆,如果只是用舊工法,開了 DW 或 FP ,文案打一打就上傳,哪寫得出留得住腳的網站。

Screen-2BShot-2B2012-11-23-2Bat-2B1.04.14-2BAM

以前就是這樣。我剛開始寫網頁的時候,是在 HTML4 之前。當時大家都用表格排版,再把框線隱藏,設定每一個表格框的大小,看要放圖還是字,一個網站就出來。其實表格排版的效果還滿不錯的,而且簡單易懂。那時 CSS 也很少人用,圖書館的書架上,跟網頁有關,留下來最多的就是 CSS 。反而是 DW 或 PS 的工具書被借光光。

html5-badge-h-solo

後來借了幾本中文書(當時沒有上網找英文技術文本的習慣),都是翻譯來的,講得有 XHTML、CSS 和一些 HTML 的深入討論,才開始拋棄像是 DW 、NVU 或 FP 這類 WYSIWYG (所見即所得)的工具軟體,改用以文字編輯器手寫。其中最大的進步,就是引入了 DIV 元素到網頁中,以 CSS 編輯樣式表進行排版、配色、美工…等等。人的進步是值得雀喜的事,在那個時候的大學中,學生背景的設計作品,能引入 DIV 概念的並不多。這個概念最大的好處就在於,因為網頁外觀用 CSS 樣式表來定義,只要把每個 DIV 或 HTML 中任何的標籤元性之樣式(class 屬性)規畫好,未來只在修改 CSS 樣式表便能更動網頁外觀、文字顏色、框架大小…等,十足的網頁利器。

class-header-css3

我當時接觸到 case 並不複雜,通常是學生活動、營隊或社團的網站製作。這類網站主要目的是釋放資訊,扮演單純的資訊平台,像是不能 call in 的廣播電台。也可以把這些網站想像成是:可以換頁的 Power Point 投影片,只是 size 大一點,而且無法像 ppt 有這麼多效果。

大家也都知道,我們所瀏覽的網頁,只是一堆傳來傳去的封包:點了連結/網址 → 瀏覽器進行分析,尋找主機位址 → 向目標主機發出請求 → 目標主機吐資訊給使用者。這是在網路的 HTTP/HTTPS 的架構下實現的,實際上包含很多技術層面的東西,牽扯到很多硬體以及軟體。剛學寫網頁的我根本不懂這些東西,上課沒教,鳥哥的介紹也搞得我一頭霧水。不過我那時隱約知道,要學好寫網頁,就得學會怎麼「架站」。於是我又多了一個課外學習的東西了,就是學架 server。

150px-NewTux.svg_

在完成了我第一個網站(以表格排版,附上奇醜無比的美工)後,我就開始學 server 。當時系上有兩台 server 給學生玩,一台是 bbs server ,另一台則是活動專用的。我把活動專用的那台拿來開刀。server 的 Linux 系統我已經忘記了,不過 http 是 AMP 架構。另外一點我記得的就是,它是純文字介面。當時的我僅透過 SSH 從宿舍連線,指令東敲敲西敲敲,一點都沒有「管主機」的感覺。而且我也不是 root 使用者,更讓我的學習了無生氣。

無巧不成雙,隔一年的同一個活動,其中的一個子活動需要投票系統,並規畫由我來撰寫。我便開始學 server 端的程式語言:PHP。我之前並沒有寫過 C 之類的程式語言,只是覺得應該要好好利用這個機會把這些東西學起來,於是就硬著頭皮上了。活動前的兩個月,我跑去書局買了一本 PHP 的書和哈利波特第四集,便開始邊寫程式邊學習魔法。

php-med-trans

沒想到半推半就下,一個看起來頗專業的投票系統竟然出爐了!而且來自一個從沒寫過程式的小子(會寫 HTML 其實不算會寫程式。HTML 是標記語言,不是程式語言,認真魔人很在乎這個的!)。那是我第一次搭配 PHP 與 MySQL 資料庫,搞了一個頗「動態」的網頁。

「動態」代表網頁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提升了,使用者可以在這個網站上得到更多回饋。「靜態」網頁的意思,好像它只是一份死板板的文件。不過對於寫網頁的人來說,「靜態」指的是單純的 HTML 或是只包含瀏覽器端的運算的網頁;「動態」通常具有與 server 交換資料的特性,最直接的例子就是 .php 的網頁。在動態的例子中,使用者的要求會在 server 上運算,並吐還給使用者。動與靜的差別在這邊好像不大,只是 server 要多做很多,但關鍵其實也在這裡。因為 server 端的運算資源很有限,沒有小心處理便會被灌爆(透過 XXS 或直入 root 之類的)。在那之後我才開始認真地學習管理 server 。

怎麼學最快?於是我把自己(打電動)用的 PC 拿來開刀。把 Windows 拿掉,改裝 Ubuntu Linux。這無疑是很真男人的做法,但背後是很多辛苦尖酸搭起來的。有的同學看到我的電腦桌面,還以為我裝了個什麼麥金塔這類潮得不行的系統。我偶爾會把畫面切到黑底白字的純文字介面下耍帥一下,其實只是打個「cd」還是「ls」之類的指令,畫面不斷向上滾好像很厲害的樣子而己。

Qref_Ubuntu_Logo

不過在那一年左右,每天與「非常不人性/直覺」的 Linux 系統介面奮戰(與 Windows 相比),總算還是學會一點東西。<( ̄︶ ̄)>

續文:關於網頁設計師(自己說的) (二)

廣告

Posted

in

by

Comments

「關於網頁設計師(自己說的) (一)」 有 2 則迴響

  1. […] 前情提要:關於網頁設計師(自己說的) (一) […]

  2. […] 前情提要:關於網頁設計師(自己說的) (一) […]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