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之前討論到的「寫部落格的幾個實用工具」這篇文章,其中 Mac 的部分大部分是採用 macOS 內建的軟體來達成。例如使用 Command+Shift+4 進行截圖;以 Preview 軟體進行圖片編修或縮圖;或使用 QuickTime Player 進行螢幕錄影。今年(2018)九月底推出的 macOS Mojave (v10.14) 加入了幾個將上述流程再簡化的新功能。
command-shift+5
新的截圖功能可透過 command-shift+5 呼叫,之後畫面中會出現螢幕快照的控制列。從控制列中可以進行全螢幕、視窗或局部畫面的截圖,螢幕錄影也一併整合進來,控制列中也包含存檔位置等細部控制選項。
截圖部分的功能都能從既有的 command+shift+3(全螢幕截圖)與 command+shift+4(區域截圖)或其延伸指令搭成(command+shift+4 再按 space 再按著 alt:視窗截圖)。對於已經習慣舊指令的使用者來說,用舊指令可以比新的截圖方式更快達到目的。不過新的截圖功能中的「存檔位置」的設定也會套用在舊指令的存檔上,終於能將截圖儲存在桌面之外的其它地方了。
螢幕快照縮覽圖
這個功能在 iOS 上已經有了。以往截圖後需要編輯時,要透過 Preview 或其它編輯器打開圖片進行編修。在這一次 macOS 的更新中,下達截圖指令後,縮覽圖會出現在螢幕角落,並自動儲存到指定的地方。把它點開就能直接進行編輯,包含標示、裁切、旋轉等常用操作。
在部落格寫作中常見「截圖﹢編輯」流程,對於簡單的圖片內容,只要一個 command-shift+5 指令,之後就能在系統的原生環境中完成。
圖庫顯示
以往要檢視部落格所使用的圖片,最簡單的方式是在檔案上按 Space 鍵預覽。這一次的更新為 Finder 增加了新的檢視方式,可以直接在 Finder 中瀏覽大圖,meta data 的資料更完整。對於整理部落格圖片很有幫助。在瀏覽也能直接編輯圖片,非常方便。
接續互通相機
以往部落格中需要臨時拍照並加入圖片時,要拿起手機拍照,並同步到電腦系統中。新的接續互通相機的功能,能即時啟動 iPhone 相機,在拍完照片後直接存檔在電腦中。節省相片同步的時間與網路頻寬,也少占手機一些相片容量。
總結
這一次的更新大大地簡化截圖流程,讓部落格圖片的準備更輕鬆快速。可惜圖片縮圖與最佳化仍然要仰賴 Preview 或 Lossless Photo Squeezer 這一類軟體,不過對於非網路圖片的作業來說綽綽有餘。
註:以上部分圖片取自蘋果官網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