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的感觀系統非常複雜。看的、聽的、嗅的,過去的經驗,理論或公式,做出一個判斷前,需要依賴相當多的資訊。光應付接踵而來的事物就自顧不暇,是十足的活在當下的生物。
那表示,多數時候,我們不必太擔心未來的事。例如,兩個月後的期末考、四年後的畢業典禮,甚至是六年後要當兵這些事。對於這些事情,大多數人只會稍稍留心。以期末考為例,一定會等到考前一周才開始準備。這就跟完全不記得有期未考,在忽然被告知、一驚之下才開始苦讀。兩個結果是類似的。
相較之下,另一種活在未來多一點的人,日子似乎沒比較好過。他在大一才剛入學,就拒絕了所有聯誼、夜衝、電玩邀約、社團說明會,選擇翻開微積分開始苦讀。因為二個月後要期中考了。
更可憐的是,他才剛升上大二,就找好了補習班,天天坐車去市區上課。他甚至在研究所入學前的暑假就開始寫論文了。
另一種活在未來超級多的人,更可憐。天天都擔心他會死,老死、病死、意外死。考試可以先準備,翹課可以找藉口,但死怎麼都避不了。
真慶幸我可以只活在當下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