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研究所最後攻略

最後半年是很可怕的。

被操流程圖:論文:「探空火箭九號之電漿量測儀實作」

做出AD/DA電路,和4個sensor-preamp

教授建議之改良:改用2個sensor+preamp 配合姿態模組

加做姿態模組,時間緊縮

學期中有三個禮拜要上九鵬,加出國一個禮拜:到口試前只剩3個月

延畢?

安啦…我會畢業!現在的問題是,是輕鬆畢業還是痛苦畢業?

論文題目已經決定,要寫探空火箭九號的電漿量測儀的論文。

新聞圖片,大紀元日報
新聞圖片,大紀元日報

既然要寫探九上電漿量測儀的論文,那要把探九的電漿量測儀做出來。不需要好高騖遠,只要完成Preamp和AD/DA電路就行了。Sensor就用實驗室現成的,資料傳輸卡就用NI的Single-board RIO。通訊跟後端接收程式人家都寫好了,拿現成的來用。

image5771529462172019403
NI sbRIO 系列

探九的電漿量測儀是延用探七的架構,包含一個RPA、一個Langmuir probe、兩個Ion probe和一組三軸磁力計。

探九科學酬載(來源:國家太空中心)
探九科學酬載(來源:國家太空中心)

兩個Ion probe和一組三軸磁力計的搭配是為了解決姿態問題。如果姿態問題能解決,探九的電漿量測儀就能簡化成,僅包含一個RPA與Langmuir probe。在我的論文上的電漿量測儀就只需要做RPA和Langmuir probe就好了,在整體的考量上,無論是機械結構的設計或後端的資料傳輸,這都是較好的選擇。

那就再多做一個姿態量測儀吧!(寫到這裡我都快哭了)姿態量測儀,初步設定上,包含3軸重力計、3軸磁力計和3軸陀螺儀。

重力計有玩過了;ST的MEMS的陀螺儀的做得超好的,實作上應該沒問題;剩下的就是磁力計的校正了。後端的軟體已經完成了,實體做出來只是時間的問題。

Screen-shot-2010-02-05-at-9.46.35-PM

可是我三月初要去九鵬一個禮拜,四月初要去九鵬一個禮拜,四月中要去九鵬打火箭也是一個拜,快五月還要去日本。

新鮮的肝,就給它了。

廣告

Posted

in

by

Tags:

Comments

「2010研究所最後攻略」 有一則迴響

  1. 「David Chi」的個人頭像

    台灣未來的太空就靠你了!!!相當專業的鋪陳!!!希望可以看到你上電視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