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步同步同步…

圖片取自網路
圖片取自網路

怪了,我最近愛上了「同步」(Sync)這個名詞,而且慢慢覺得我的生活有同步的必要。

我習慣用Google的信箱與行事曆,把資料放在伺服端,存取快速又方便,不會有資料被綁在本機的缺點,不過沒網路就慘了。特別是對於一個Google服務的重度使用者來說,瀏覽器、網路、伺服端三者的依賴關係非常重要,缺少任何一項就等於失去所有,像是,重要的信件、一整天的排程。

Google持續茁壯的Google Sync服務,讓用戶將Google行事曆與聯絡人資料與手持裝置做雙向同步。干!這實在是太爽了!

我看上的就是「雙向同步」這一點,以Google行事曆及ipod touch為例,設定完同步後,在有wifi的地方,Google行事曆的資訊就會下載至ipod touch上。你可能懶得帶電腦到處走,但對於重量約100g上下的ipod touch,放在身上幾乎無負擔。走到哪用到哪,就算沒有網路,你一樣可以檢視、修改和增加事件於行事曆。一回到有網路的地方,所有的修改就會雙向同步到伺服器。通常有網路的地方就有電腦(適用率80%),這時候之前在ipod touch行事曆上的更動就可以在瀏覽器上看到了。

上述的重點是什麼?就算沒有網路,你還是可以把常用的行事曆帶者走,而且不影響與伺服端資料的一致性。

想像應用:

某天林仔文走在路上,遇到學弟,被知會家聚的時間地點。愛好無紙化的他,這時從他的口袋拿出散發出金色光茫(對他來說是如此)的ipod touch,快速又熟練的把「家聚」「某月某日某時」「某地點」key進ipod touch行事曆的欄位上。

當天夜深林仔文回到家裡,ipod touch就在家中的無線網路環境中,無聲無息地把這則意外得知的家聚事項同步到Google行事曆上了。隔天,打開電腦,登入Google行事曆,家聚資訊如期的出現,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!

仔細一想,這一切的過程都是同步同步同步嘛……伺服器端存放所有的資訊,只是存取工具的不同,看是用電腦上的瀏覽器,或用手持裝置上的行事曆軟體。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伺服器啊……

偉大的谷歌大神啊!偉大的雲端啊!

廣告

Posted

in

by

Tags:

Comments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